姜志贤: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 ABLE PERSONS

2020-11-27 11:31:19

 

Gerd Altmann©Pixabay | 题图

Summer | 编辑

《ABLE黄宝》编辑部 | 出品

本期主人公

姜志贤

宝汇股份包装一部主管

时间拨回到2009年。

 

在雨伞公司认识的老同事另起炉灶单干,得知姜志贤回江西上饶老家创业未果,便邀请回义乌给这个新的雨伞厂当厂长。已经在雨伞行业摸爬滚打了12年的姜志贤,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十分丰富。

 

站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来看,这段合作并不十分美好。不过那8年又是发挥姜志贤能力的一段重要经历。

 

说是厂,但初期仅6个人,老板负责业务,姜志贤负责生产管理。到第二年,他又从老家带了一些人,加上招聘,员工从个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再到第四年,由于兼并,发展到一百来号人。

 

初期人手不够时,姜志贤坐在厂长的位置,除了管理生产之外,还需要兼顾采购、物流等环节,甚至包括订单催款,是一个全能型的职业经理人角色。

 

处事有原则是姜志贤给人的印象之一,一同在这里上班的妻子姚惠没因他当厂长而得到「照顾」,依然被安排在很累的手缝车间。

 

繁忙的好处是不用细想问题的本质,坏处也是这个。而等自己发现有些问题不妥时,时间已经走到了2017年。

 

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姜志贤最后还是选择离开。

 

20年积累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很宝贵的财富,卸下厂长一职,他原本可以带着这笔财富去任意一家同行企业发挥才能,但最终他决定放弃,「还是不想在一个圈子里有竞争吧,毕竟曾经是好朋友」。

 

有同行企业老总打听到他在浙江黄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还特意驱车来兰溪,开出五位数的月薪邀请他,但几经思量,姜志贤还是谢绝了。

 

他没有文本上的「竞业协议」束缚,但因朴素的职业规范和处世原则,最终还是选择告别。

改行要往哪儿改?姜志贤虽然没有明确的方向,但也有自信凭借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肯定也会有的去处。

 

经朋友推荐,姜志贤来到浙江黄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入职前,他表示希望从事一线工作,不想再去管理岗。就这样,2017年9月1日,黄宝旗下的浙江宝汇薄膜股份有限公司的仓管一职有了他这个新人选。

 

仓管的职能更多的是在统筹调度,这个对他倒是没有太大难度;难度在于当时的仓库岗位尚未招聘到合适的人,仅他一人,工作量大,需要自己摸索着学习新产品种类。后来又恰逢新老厂区搬迁,生产不能停,搬迁只能在订单与订单之间寻找碎片时间,更是忙上加忙。

 

在新岗位上,他也正像流水一般,不急不躁,尽自己的工作职责而不露锋芒,沉静地推动着工作向前。

宝汇进入高速发展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姜志贤的经验渐渐显露出来,虽然并不是薄膜生产技术上的专家,但在生产环节上的统筹管理调度有明显的优势。

 

从2017年9月入职到现在,除了最初的仓管岗位之外,他是三年内换部门最频繁的人之一:2018年7月,模压部主管;2019年初,切张部门主管;同年7月2日,小纸管主管; 2020年3月28日 ,物流部主管;7月,重回小纸管部门;10月,带胶部门主管。

 

姜志贤担任物流部主管时,哥哥姜冬贤也在同部门,他还「抱怨」说:「以前主管还会为我们争取一些福利,你来当主管,我都不好要求了」。

 

从模压部门接到去切张部门当主管的调令时,姜志贤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因为我管得不好?所以找个理由让我自己辞职?」他跟生产副总石青松提出疑问,对方一番话打消了他的疑虑,不是做不好,而是他的能力在绝大多数部门当主管都完全能够胜任,在公司组织架构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会不断调整管理层。

 

更多的时候,因为管理经验丰富,姜志贤会成为最合适的「万金油救援队员」,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

▲完成管理职责之后,姜志贤会亲自上机跟车间员工一起工作 ©ABLE黄宝

水善万利而不争,它以很多形态完成自己在不同场景里的使命,不争先也不停滞,源源不断地为万物输出能量。姜志贤认为工作管理也应该像流水一样,打通关键地方,合理安排步骤,所有环节才能流畅。

附:

姜志贤的管理经

参 考 资 料

[0] 声明 | 为同行交流非商用,若有误用,请联系删除

+86 579 82977751

周一至周六 8:00~17:00